明天,扫码乘地铁来和非遗亲密接触啦!
时间:2018-05-08 来源: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
在深圳出行人手少不了一张深圳通,
但遇上丢三落四的马大哈,
出门坐公交忘带深圳通,
宛如乞丐一样到处凑零钱,
实在是让人real崩溃!!!
又或者,
遇到深圳通钱不够又忘了充值的时候,
眼看马上就要刷卡进站,
结果卡里余额不足
……
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痛,
不过这些问题现在统统解决了!
今天,深圳实现手机扫码进站乘地铁!
再也不用排队买票了!
趁着这么方便的福利开通了,
是时候扫个码就来看文博会啦!
彝族风情周;
彝族特色旅游产品、图文展;
彝族非遗文化、书画展;
少数民族特色产品展;
中华守艺·非遗文化街,
五大看点齐亮相。
下面小编就带你走进五大看点中,
最值得一提的中华守艺·非遗文化街!
剪影艺术·十秒成像快准狠
不论你摆什么pose,
一剪刀下去十秒就能将你的身影完美剪出来,
线条流畅,惟妙惟肖
将你体态的独特神韵摹仿得一般无二~
中国糖画·好玩好看好滋味
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,
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。
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,
糖料一般是红、
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,
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。
在绘制造型时,
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,
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,
画出造型,
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。
唐卡·来自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
唐卡也叫唐嘎,唐喀,
系藏文音译,
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。
唐卡是藏族文化中,
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,
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、
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,
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;
捏面人·传统民间工艺
捏面人也称面塑,
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品。
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。
它用面粉、
糯米粉为主要原料,
再加上色彩,石蜡、
蜂蜜等成分,
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,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。
核雕·民间微型雕刻艺品
核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微型雕刻工艺。
以桃核、杏核、
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。
麦秆画·独具一格的特色工艺
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艺品之一,
中国民间剪贴画的一种,
麦秆画虽来自民间,
却十分稀罕,
更因其作为皇家贡品。
麦秆要经过:"熏、蒸、漂、刮、推、烫、
以及剪、刻、编、绘"等多道工序,
依麦秆本身的光泽、
纹彩和质感,
一般不着色,
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。
草编·民间手工艺品
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,
利用各地所产的草,
就地取材,
编成各种生活用品,
如提篮、果盒、杯套、盆垫、
帽子、拖鞋和枕席等。
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种彩色的草,
编织各种图案,
有的则编好后加印装饰纹样。
既经济实用,又美观大方。
拉洋片·那些春秋的人和事
拉洋片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,
表演者通常为1人。
使用的道具为四周安装有镜头的木箱。
箱内装备数张图片,
并使用灯具照明。
表演时表演者在箱外拉动拉绳,
操作图片的卷动。
北京民间艺术大师张谦,
身穿红长袍,头戴瓜皮帽,
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大家表演拉洋片,
向观众娓娓道来那些春秋的人和事。
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
只从别人眼中看到怎么够,
不如走出电视节目,走出书本,
这个文博会,
来到锦绣中华·民俗村亲身体验一番,
深刻感受它的无限魅力~